励志163

励志故事说 小说语录 励志读后感 微小说排行榜 励志短篇小说 励志小说推荐

蒋禹清历史小说 天降团宠:太子又提剑砍我桃花了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3-07-11 14:07:46  热度: 76℃ 
点击全文阅读

外头的烟花放完了,大家又开始玩投壶。蒋禹清玩了一晚上,仍旧是零蛋。得了哥哥们不少嘲笑。

护犊子的蒋爹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下场,抱着女儿用实力碾压了一众子侄,狠狠的给宝贝女儿出了口恶气。

热热闹闹的吵了一晚上,子时过,新年到。

孩子们给长辈们磕完头,领了压岁红包,纷纷散去睡了。大人们也各自回房休息。

一进屋,陆氏便着急道:“夫君,乖宝才三岁不到,你真能忍心让她离开家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反正我是不愿的。”

说着,陆氏已是红了眼,若不是顾念着今儿个年初一,怕是已掉了眼泪。

蒋文渊将妻子揽进怀里,轻抚着她的背,声音微哑:“如何舍得。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还这样小,如珠似宝的。

可你也亲眼看到了,她的能力,不仅福泽了家人,还惠及了这天下许多的百姓。

正如神医所说,我们的乖宝生来便是只翱翔天际的凤凰。

我们做父母的便不能折了她的翅膀,委屈她做只,只会扑愣的山鸡。

我们应该相信她,放她自由的飞。

等她飞累了,我们又会是她最安全的港湾。这才是能给她的最好的爱。”

“好!……”

早已睡得今夕不知是何夕蒋禹清,全然不知父母在她背后做了一个怎样艰难的决定……

初一,照例在村中四处拜年。

初二,外嫁的闺女回娘家。

且说,蒋家大房一家子带着满车的礼物回到林家。林老镖头笑的是合不拢嘴。

当初把女儿嫁给蒋文康时,亲戚里可是有不少说酸话的。说他千挑万选就选了个乡下穷种地的做女婿。

以他的地位,把女儿随便嫁在城里哪家不比蒋家强?

如今,这女婿就靠着种田封了官,虽不大,那也是个官,可给他挣足了脸面。

今年过年聚会喝酒的时候,再没人敢在他跟前哔哔半个字。那叫一个解气。

林老镖头高兴啊,一高兴就喝多了。一喝多就开始撒疯,抱着他女婿文啊康啊的二五二六的嚎。

最后还不忘记叮嘱他女婿,发达了也不许纳妾,敢对不住他闺女,就打断他的腿。

听得林氏满头黑线,忙同她哥一起把她爹给架回屋里睡觉去了。

蒋家二房这边也是一家五口。先去蒋文喜他师傅那儿拜了年送了礼。然后再回朱大伯家。

朱氏还有一个堂姐,今天也回了娘家。一大家子人,分了二桌子方才勉强坐下,好不热闹。

吃过饭,坐了一会要走。朱大伯又给拿了一堆的土产。

送他们出门的时候,看见朱大懵子在转角处探头探脑的,朱氏的堂哥便小心的问她:“可要去那边看看?”

第48章脑子格外清醒的奶奶

朱氏冷笑道:“看什么?我哥我已经看过了,难不成你不是我哥?”

朱氏的大堂哥便不说话了。乐呵呵的帮着把东西装上车,嘱咐他们路上慢点。

马车转过路口的时候,朱大懵子喊声了声“翠娘!”之后又喊了声“妹子!”朱氏脸上的表情都不带变的。

朱大懵子又喊“妹夫”,蒋文喜便吩咐车夫:“赶快一些!”理都不理。

有些人,真的不配!

去年,因着朱氏的关系,朱大伯成了村里唯二种地瓜的人家。另一户便是他的族兄蒋文喜的师父家。

朱大伯的红薯因为伺候的好,产量高,除了自家留的种,其余的足足卖了二十多两银子,着实把全家人欢喜坏了。

为此,年前朱大伯特地让儿子买了一扇猪肉送去蒋家,以示感谢。

朱氏帮衬着大伯发了财,却不肯帮衬亲兄嫂半分。

朱大懵子和罗氏气得在村里到处说朱氏的坏话,说她是白眼儿狼。

这话,正好让蒋文喜的师娘听见了。

这位老太太也是个厉害的,在朱氏族里辈份又高。

她双手往腰上一叉,眉毛一竖,指着罗氏的鼻子张口就骂:“好个不好逼脸的小娼妇。这会到处说翠娘的不好,你当初干什么去了。

脑子要是不好使,老娘给你按粪桶里好好回忆回忆。

从前翠娘在家里,田里地上屋里屋外,什么不是她干。

她拼死拼活养活你们这一家子吸血鬼,你们是怎么对她的。

不是打就是骂,连饭都不让她吃饱。

那会儿怎么不记得她是你妹妹,后来还要把她把卖给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当小妾。

好容易说到蒋家,扣了聘礼银子不说,临出门子了连件好衣裳都不给。

你们干的那叫人事吗?丧良心的东西!

你爹娘要是泉下有知,怕是棺材板都要压不住。

现在看翠娘日子好过了,就想占便宜,这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我要是翠娘,得了势第一个就弄死你们。

她不找你们的麻烦就不错了,还有脸在这蹦跶。

再让老娘听到你说翠娘的不是,老娘活撕了你……”

打,不不敢打,骂,骂不过。

朱大懵子和罗氏被骂得灰头土脸,只得灰溜溜的逃回了家。也让村里人看足了笑话。

今日初二,两口子算准了朱氏会回朱大伯家,就想着能亲自问问高产粮种的事。

朱氏会给他们机会吗?

当然不会!

至于秀水湾陆老秀才这边,更是其乐融融。

儿孙孝顺有出息。女儿一家尤甚。

女婿封了侯,女儿封了正二品的诰命夫人,外孙封了侯府世子,外孙女儿封了乡君。个顶个的富贵。

更没有七拐八弯的糟心亲戚,日子当真是顺心顺意。

从初五开始,上门拜年的官商名流便多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奔着高产粮种来的。

各种套近乎,攀交情,甚至许以重金。蒋文渊一概不为所动。

还有一些人家甚至带着十四五岁的如花少女,话里话外都在打探蒋家几位孙辈的婚事。

这些人的目标也十分明确,想结亲。

这些,都让陆氏四两拨千金的给挡回去了。

蒋家的男孩子们最大的才十四岁,完全用不着这么早议亲。

并且,早在去年媒婆第一次上门说亲时,孩子们便同长辈们说清楚了。至少也要等他们十八岁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想想也是,如今蒋家一门三个官,其中一个还封了侯,世袭三代始降。

就连最小的孙女儿也封了乡君。

这样的门第放在权贵云集的京城,也是众人争相巴结的对象。

更何况是在零州,自然也就成了州府诸多官员豪绅结亲的头选。

孙辈这里没办法,蒋家几个爷们的后院里,除了正妻可是空荡的很。

再说了,男人有几个不偷腥的,找机会塞进去个把女人,那不是很容易的事。

于是乎,个别剑走偏锋的人家明晃晃的带着家中的庶女上门,自荐要做妾,说是给蒋家开枝散叶的。

气得老胡氏当即连人带东西一起丢出门去。

大骂道:“什么玩意儿都敢往我侯府塞,当我侯府是捡破烂的不成。我家有的是好儿媳,更不缺孙子!呸,下作的东西!”

来人除了让人看了场笑话外,什么好处也没捞着,只能灰灰溜溜的回去了。

老胡氏发作了一通,等儿子们回来后,又耳提面命了一番。道不管家里如何发达都不许纳妾。

没道理儿媳妇跟着你们吃了大半辈子的苦,好容易熬出头了,再找几个妖妖娆娆的小妖精来给她们罪受。

但凡你们有这个想法的,趁早给她滚出家门。

蒋文康兄弟几人连声称不敢,也不会。

他们都是老实人,只想跟婆娘孩子安安份份的过日子,小妾之类的都是乱家之源,是万万要不得的。

有了婆婆这番话,蒋家的儿媳们底气更足了。

无论走到哪里,头都是抬的高高的。不仅是因为有儿子,还因为她们有个好婆婆,更因为她们的夫君不纳妾。

这件事情也算是给蒋家人提了个醒。

老胡氏敲打完儿子后,还是觉得不安心。想了想把孙子们也给提溜出来敲打了一通。

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出门在外遇到掉帕子荷包的轻易不要去捡,因为很可能是别人故意制造的偶遇。

二、去别人府里作客,遇到掉水里的女娃,可以呼救,但千万不要亲自去救。

因为很可能你救起来后,这姑娘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归你了。

三、去作客时,千万注意不要被人“不小心”泼茶水,因为这很可能是陷井。

瞧瞧这超前的思想,这超凡的觉悟。

若不是知道老胡氏是土生长的古人,蒋禹清都以为这位也是现代社会穿越来的了。

她大堂哥蒋禹江,目瞪口呆的问他奶:“您老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老胡氏得意道:“那城里茶楼说书的说的啊,我可是听过好几回了。

话本里也有写,我不认字,还不能让认字的丫鬟给我念么?”

好家伙,老太太还挺好学。

老胡氏显摆完了,还不忘继续敲打孙子们:“都听进去了没有,虽说都是话本子里的事,可无风不起浪。

现实里要没这事儿,那话本子里能写的这么活灵活现?我可不信!况且,这讹人的招不在烂,好使就成。

你们这群小崽子,在有些人眼里那就是会走的肥羊,逮着一只,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便不用愁了。”

这词形容的……虽说难听了些,还真就挺有道理的。

蒋禹清觉得,有这么个脑子格外清醒的奶奶,她的这些哥哥们将来的日子差不了。

初八,县衙开了印。蒋文康和蒋文喜也各自奔赴自已的战场。

高产粮种的推广,大概方向在年前就已经已下。

蒋文渊同几位幕僚师爷们

猜你喜欢

推荐励志故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