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163

个性说说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朋友圈说说

俞辉罗绛小说主角是(心与迹)全文完整版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心与迹小说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2-08 15:54:34  热度: 6℃ 
点击全文阅读

后悔从前的自己太老实了,没有看懂岳父母一家的精明。

  一个月到手不到五千块钱收入的自己,得拿出三千块钱放共用账户,偶尔还要比着岳父母的样子替自己的老母亲出什么生日红包,实在是捉襟见肘。

  他如愿找了个不黏人的老婆,也并没能像年轻时所理想的那样,随时出去跟朋友们喝大酒,没有钱好像比没有时间更无解。

  罗绛的收入到底涨到多少了俞辉也不知道。

  他试探着问过几次,罗绛总是一脸茫然地回答“我也不太清楚”“没开通过账户短信,不知道怎么开通”,俞辉恨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再过问。

  他私下上网查了查,都说外科医生年收入三十万往上走,就这样,她还一直跟自己平摊家用。什么才是公平?难道不是按照个人收入的比例出资才算吗?

  自己的母亲包揽一切家务,还不肯收菜钱,拿着她老人家自己的退休金和房租钱买菜做饭养活一家人,罗绛这有钱而刻薄的儿媳妇也真能吃得下去!

  每月三千块钱以外,罗绛对家庭的额外支出仅限于吃,她喜欢吃大龙虾、牛尾,还有杨梅车厘子草莓,常常自掏腰包买了回来。后来有了外卖App,更是隔三差五地点了送来家里,俞母总是默默将水果洗净端到茶几上,又按照儿媳妇的要求将海鲜和牛尾切好,放上各色佐料,热热地盛到大盘大碗里,端到餐桌上来。

  可惜,俞辉不爱吃这些菜和水果,俞母也一直说牛尾嚼不烂,牙齿怕酸怕冷吃不了水果,海鲜吃了也不消化,总之就是碰都不碰。

  罗绛心安理得地几乎是独自吃着这些花私房钱买回来的高价菜和水果。

  俞辉有时候赌气般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态举箸大嚼,内心却殊无意趣——他是真的不喜欢吃,牛尾还勉强可以入口,海鲜则是直接过敏,多吃两口就在手臂上大片大片地起疹子。

  他不服气“山猪吃不了细糠”,努力试了好几次,基本等于自讨苦吃才怅怅地放下筷子。躲到洗手间偷偷往手臂疹子上涂药的他只得抛开这一“占便宜”心态,并真切地希望这个才满周岁的女儿长大了会喜欢吃这些东西。

  这可是结发的原配夫妻啊,一个人收入上去了,虽然暂时还没有表现出趾高气扬,但是完全不拿出来共享,像个什么样子?

  俞辉自问不是圣人,他没法继续跟妻子一条心。

6.俞辉的备考与他的幻想世界

  声笙慢慢长大了,俞母白天带着她玩,晚上带着她睡,还教她学说话。有时候罗绛在梦中醒来,听到客厅里俞母低声教孩子说话“爸爸”“妈妈”“奶奶”,三个称呼一视同仁,轮流出场。

  罗绛的心里也漾满了温馨,她觉得自己是有福气的人,婆婆真是好婆婆,丈夫对自己也算得上体贴。

  随着微信的普及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诞生,学校采纳俞辉的建议,申请了官方公众号。之后他又多了一项工作内容——当然收入是不可能涨的。这种事业单位没法对一个劳务派遣合同工发放额外奖励,他的所有tຊ工作也都无法精确量化计件。

  俞辉喜欢这项工作,因为比单纯地写黑板报有意思,他偶尔还会从其他网站摘一点校园活动内容编一个合集放上来,领导看了看,倒也满意。这种行为其实已经侵权了,好在这个公众号根本没有什么人看,也就相安无事。

  俞辉有时候献宝一样打开手机给罗绛看自己编写的公众号文章,罗绛随意扫了两眼,问:“你搞这样一篇到手多少钱?”

  俞辉觉得妻子实在是太不文雅矜持了,什么“搞”不“搞”的,多粗鄙,而且天天就是钱钱钱,俗气。但他忍着气回答:“没有钱的,这就是我的工作。”

  罗绛听了这不咸不淡的回答当然不满意,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跟俞辉的想法不同,她还觉得自己温婉含蓄。她不缺钱,她最在意的其实是“丈夫新鼓捣的这项工作能不能帮助他顺利转编”,毕竟她的女同事女同学没有一个人找了个劳务派遣员工。

  她想,自己没有谈到编制这个话题已经很礼貌了。

  对于编制,俞辉只在最开始工作的一年内想过凭努力转正,包括但不限于做整层楼的卫生,以及遇到校领导就尴尬地上前拍马屁。

  聪明的他很快就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转正的可能,便自己看书准备起考编来。

  可惜俞辉那浮躁的心静不下来,一打开辅导书,连幼时所尘封的记忆都回到了脑子里。有一次他甚至忽然想起了邻居家弟弟幼时的外号,笑出声来。

  他又爱幻想,并能从中得到许多生活中得不到的乐趣。

  对罗绛的小气精明贪吃失望后,他有时会幻想有一个年轻漂亮富有的女人疯狂地爱上自己,情愿给妻子罗绛五百万块钱让他们离婚。自己能不能放下男子汉的尊严跟她去享受人生是一回事,光是想象到罗绛的惊讶和痛悔,他就已经十分满足。

  最好这个女人的父亲就是管他们学校的,最好是这位“岳父大人”没事就在大会上呵斥他们的校长不会任人唯贤,有眼不识泰山,差一点就把俞辉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埋没了。

  有时候,俞辉也懒得想那么复杂,干脆就简单粗暴地直接幻想中了一千万块钱的大奖。

  面对着考编的复习书,俞辉连怎么买一套外卖员的服装,怎么买一台二手电动车,又将怎样拎着一碗面戴着头盔去领奖等等细节全都设想好了,主打就是一个不让任何人猜出中奖的人是他。

  俞辉继续畅想,中了奖之后当然会让自己、老母亲和女儿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会说这是自己写文章换来的稿费——每年拿出二十来万改善生活就行,要是再多就说不像了,毕竟他其实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如果那个时候的罗绛表现出钦佩和为他自豪的情绪,他也可以适当地拿出“稿费”给她买一点小礼物,算是回报她的“慧眼”。

  即使是在幻想中,俞辉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跟妻子彻底交心——因为她对尚未发迹的丈夫就是很有保留的。罗绛一个月只拿出三千块钱做家用,享受到的却是婆婆的贴身服侍,衣来张口,饭来伸手。

  要花多少钱才能请来这样实心实意的保姆?何况俞母还花她自己的退休金去菜市场买菜,还兢兢业业给儿媳妇带娃?

  罗绛的命也太好了,可惜,她太不懂得感恩了。

  俞辉目力所及,他身边所有的女性中,似乎只有自己妻子婚后的生活质量反而提高了——连陈阳的妻子许大小姐也不过是与她自己的婚前持平。

  罗绛婚前住单身宿舍时还需要自己打扫洗衣晒衣,婚后倒是用不着做任何家务了,只有娃不哭的时候她才带着玩一会儿。

  她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婆婆自动给她添茶倒水,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她会直接喊丈夫:“纸巾没有了,你去拿一下”“唉,这个茶都没有味道了,去冰箱里拿果汁给我喝”“外卖来了,你按照单子清点一下然后放冰箱”……

  她幸福得哪里像一个含辛茹苦的“妈妈”?她分明是一个优哉游哉的“爸爸”啊!

  这不仅仅是角色的错位,最重要的是,是她在抢夺自己的性别红利。俞辉无法原谅她的轻松与快乐。

  再说得更实际一点,罗绛大把地赚钱却几乎都存了下来,她吃的普通菜和肉都是由她婆婆自掏腰包买回来的。

  她用的纸巾洗发水沐浴露都是从家用的公账上出,丈夫吃海鲜过敏,婆婆克己礼让,女儿又小,因此罗绛竟然天天独自吃着高价海鲜和进口水果——那她当然舍得自己花钱买啊,当然是摆出一副“大家一起吃”的样子啊。俞辉忍不住嫉恨怨愤。

  最重要的是,罗绛没有一点儿对这段婚姻的感激之情——因为她没有实打实地拿出更多钱来回馈他与他的寡母。

  她做初一,他便要做十五才好,谁叫她狗眼看人低了?覆水难收晓得吧?

  算了,俞辉提醒自己,走神了。

  此时幻想的主题是中奖,别每次都只要一想起妻子的毛病,就恨得牙痒痒的,又酸又怨。

  他拉回脱缰的思绪,回到“中奖”上来。

  中再大的奖也还是要上班的,谁不想做一个整顿职场的

猜你喜欢

推荐心情说说